01.申请人数持续增多,申请难度平缓增长
除了疫情期间有所降低之外,赴港留学的学生人数整体上是在增长的,而且近几年的涨幅是在增大的。
可以预见,25fall香港留学的申请人数也会持续增加。
很多同学可能会怀疑,“都还没开始申请呢,怎么就说申请人数持续增多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分析,方法也有很多,简单来说从新增专业的情况就能看出!以中国香港高校为例,近年来并没有取消专业的情况(有部分是改名、还有部分为隔年招生),但新增专业每年都有不少。
先举几个例子:
香港大学部分新增专业:
气候管治与风险管理硕士
哲学、政治与经济学硕士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香港中文大学部分新增专业:
可持续全球商业硕士
香港理工大学部分新增专业:
碳中和城市及可持续性硕士
碳中和可持续科技硕士
环境、社会和治理及可持续硕士
酒店业创新与创业硕士
量化金融及金融科技硕士
豪华体验管理硕士
除了上面这些,其实港校新增的专业还有很多,特别是香港理工大学,这两年新增专业跟“下饺子”,一样。
而就在这个月,香港大学还一口气还新增了多个专业。
机器人智能系统
社会科学
除了以上两个专业外,据说港大还有人口政策等新专业要上线。这两年,港校新增专业的势头很猛,在原有专业招生节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又有如此多的新专业到来,申请人数肯定会增长不少。
申请难度方面,根据近几年的案例总结,虽有提升但并没有特别大的跨度,总体而言是”稳中有增“,硬件背景是一方面,而现在学校对于实习、论文、科研等软性背景学校则越来越看重。
02.热门专业方向发生变化
计算机、大数据、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
这些理工科专业在这两年的申请过程中,热度直线攀升。
这与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相对应的,近几年人工智能兴起,很多公司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人才缺口巨大。
就业市场带动了港校专业的设置,因为香港的授课型硕士本身就是就业导向型的。香港科技大学就预备在25fall开放新的专业,专业名字就是:人工智能!
不过,商科专业的申请难度还是一如既往的高的,不会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同学们申请的时候不要有侥幸心理噢。
03.应届生录取比例下降
前面已经介绍了,中国香港院校猛增专业和申请人数增多的问题,接下来说说录取比例的问题。
我们知道,在学校录取上,要么是应届生,要么就是往届生。过去应届生的比例其实是占据非常大的比例,可以达到总录取量的7成左右。但从这两年申请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往届生的占比越来越高了!
往届生上涨的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考研难度提升,一个是中国香港的人才政策。
先来看看考研:
2024考研人数为438万,而2023年的考研人数为474万,对比去年下降不少
但这些下降在和考研录取人数对比起来,属于“忽略不计”的状态。而考研失败后的同学,除了一部分选择继续备战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把重心就转移到了留学申请上,所以每年12月末到次年3月这段时间,就会是考研党转申请的爆发季。
人才政策方面,中国香港从2022年开始,对于人才的政策更加友好,其中就包括“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这是香港于2022年施政报告公布的一项人才入境计划。
符合申请资格简单明确,无非两类人,要么是年薪百万的精英人士(A类),要么是学历牛逼的学霸。
学霸又分成两类,一是获得【全球百强大学】颁授学士学位、并在申请前五年内累积至少三年工作经验的人士(B类);二是在申请前五年内,获得【全球百强大学】颁授学士学位,但工作经验少于三年的人士(C类)。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C类申请受配额限制,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分配。
因为政策的出台,想通过名校毕业获取机会的同学也开始增多。
另外,当下全球经济环境不好,就业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出现。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脱颖而出,除了工作能力外,有很好的学历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目前,有不少工作党发现要想完成职位晋升,或者是在职场上有新的发展,就需要在学历上更进一步。因此工作党也开始涌入到申请大军之中。
往届生加入到申请大军给应届生其实理论上也造成了一定困难。因为往届生有工作经验的加持,再加上各类背景的积累,往往在对应专业上对比应届生更加受到教授的关注,掌握的技能也更多。目前来看,应届生已经从过去的占比7成左右开始减少。
04.排名升了,波动来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情况外,排名也非常容易造成申请量的波动。在今年发布两大世界大学排名中,港校排名提升明显。排名提升势必会带来更多的关注量,特别是需要靠排名而进行落户、考公考编的同学,今年的申请量也许会突破新高。
以QS世界大学排名为例:
香港大学这次排名来到世界第17,来到世界前20的行列;
香港中文大学也迎来较大提升,排名上升到世界第36;
香港理工大学从去年的稳,变成了今年的涨!来到世界第57位,成功冲进了世界前60!
香港城市大学也有进步,排名世界第62位,上涨8个位次!
香港浸会大学从原来的295位来到了今年的252位,上升着实不少!
05.合办院校和澳门留学的热度提高
最后我们再说说大家关心的学费问题。关于学费的情况,基本是年年都会增长。特别是先是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进步了11个位次!然后又在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拿下全港第一的香港中文大学的商学院!接下来,咱们把商学院专业都拿出来,看看谁涨价高,谁“良心”?
会计学:良心!良心!还是良心!没涨价,还是390000,虽然这个价格一点也不便宜,但胜在“没涨价”!
商业分析:涨了!涨了2万!属于中大商学院“中规中矩”的涨幅!
房地产:和商业分析一样,同样是2万的涨幅,学费来到28万,但在中大商学院里,这个学费并不贵,难不成和这两年房地产不太行有关?
金融:作为老牌的商科热门专业,金融专业的学费就没有低过,所以虽然“小涨”1万,但学费总价来到了43万港币。
信息科学与技术管理:这个专业属于虽然涨价了,但涨价很良心,是除了不涨价的会计专业外,涨价最少的,只涨1万元,学费目前为30万港币。
管理学:离了个大谱!管理学专业直接涨价4万块!把学费推到了40万+的高度!学费变成40.5万港币!
市场营销:和管理学一样,都是涨价幅度最大的,也是直接涨价4万块!学费来到36万!
精算及保险分析:这个专业说起来还是能算得上新专业,但依旧在涨价的行列,学费今年涨价1.5万港币,总价变为34.5万。
精算及保险分析:这个专业说起来还是能算得上新专业,但依旧在涨价的行列,学费今年涨价1.5万港币,总价变为34.5万。
可持续全球商业:今年,可持续全球商业专业涨价2.5万,学费来到了30万。也算是新专业,咱们看看后续的情况吧~
港校每年都会对学费进行调整,所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早申请其实......也能省钱。
从目前看到的情况,再加上往年的数据积累,基本可以判断出申请量增长和申请难度平稳的趋势。
但不管如何变化,早申请在申请准备中的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准确的申请定位更是决定申请的成功率和高度。
当然申请申请名校的硕士,除了硬硬性成绩的要求,还有一些软性背景,需要提前两到三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