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考公热”持续受到社会关注。相关政策和大环境的鼓励和支持,对于国内大学生和留学生来说,考公都是重要的就业方向。
据统计,2024年国考报名人数再创新高,达291.4万,与2019年的138万相比,总体人数翻倍。除总体人数剧增以外,2024年国考招录人数为3.96万,综合平均竞争比达到66:1,其中最热岗位甚至达到3,572:1,竞争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
那留学生回国考公有没有限制呢?如何报名公务员考试以及适合考公的五大类专业。
1留学生如何报名公务员考试
根据我国公务员法有关报名条件的规定,其中并没有限制留学生报考公务员的条款。只要报考者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满足其他报名条件即可报名。也就是说,只要留学生是中国国籍,回国后就可以报名公务员考试。
在报名过程中,或许会遇到留学专业与专业目录所列专业不符的情况,可以在国内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后,以认证后的专业报名;如果认证专业没有完全对应的专业大类或专业名称,则可以报考相似专业的岗位,但记得报名前电话联系招考单位确认一下。
在资料审核阶段,留学生除了提供《公告》和《招考简章》中规定的材料外,还需要额外出具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所出具的境外学历和学位认证书。一般情况下,境外学历学位认证评估过程需要20个工作日,因此留学生在回国后一定要尽早登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站完成学历认证。此外,还可能需要驻外使领馆协助提供一些有关的证明材料。
2各地公务员考试对留学生的政策
从整体看,留学生考公基本不受限制,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涉密、保密的敏感单位如国安部、公安局、出入境边检站、移民管理局等存在部分岗位限制留学生报考。如2024年国考招考简章中“国家移民管理局常备力量第一总队”招录岗位中注明“非公派原因曾六个月以上在国(境)外留学、工作、生活的,不得报考”,即自费留学生不得报考该岗位。
当然,公考中也存在部分单位如外交部、商务部等青睐留学回国人员,如上海市2024年度公务员招考简章中的“上海市虹口区北外滩开发建设管理办公室建设规划科一级科员”岗位,在招考备注中写明了“具有海外留学背景优先”。
除了国省考以外,近年来,北京、上海、山东、广东等地对留学生逐渐开放定向选调。
如在《北京市2024年度定向选调和“优培计划”招聘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公告》中写明招聘对象包括“2022年8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期间取得世界排名前100名国(境)外院校(以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为准)学位、最高学历学制1年及以上、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人员”。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国(境)外院校的层次排名划定,各省市标准不一,需要仔细阅读相关公告。
3适合考公的五大类专业
一、法学类专业细分
各类法学
招录部门:检察院、法院、铁路公安局、公安局、发改委、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长江航运公安局等。
以上部门每年需要招录大量法学类专业人才,负责涉法、法律法规、行政诉讼等相关工作,需求量巨大,甚至供不应求。
二、新闻传播类专业细分
新闻学、新闻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国际新闻与传播等。
招录部门:中央宣传部、中国文联、外文局、外交部中央办公厅、海事局、税务局、公安局、文物局、邮政管理局、银保监会、气象局、知识产权局等。
三、财会类专业细分
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税收、统计学等。
招录部门:税务局、审计局统计局、中央办公厅、发改委、海事局、铁路公安、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室、银行等。
四、计算机类专业细分
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等。
招录部门:公共事业管理中心、工商管理局、统计局、政府公共政策部门、城管局等。
五、新闻传播类专业细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数字媒体技术等。
招录部门:政府、公安局、税务局、档案局、网信办、通信管理局等。
相比于其他专业岗位,计算机考公的优势在于:招收的部门多,招录人数多,城市选择也更多。
除了以上五大常见的考公专业,金融、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等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