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生活注意事项
不要谈论敏感内容
美国拥有多元的种族和宗教,在这里,不要谈及任何与种族和宗教相关的议题,避免给人以歧视的感觉。
尤其很多口语不甚流利的中国留学生在与美国人攀谈时,习惯用“那个……那个……”来组织语言,这在美国人听来误以为是“negro”(黑人的意思),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留学生在出国前,要先了解美国特定人群的正确称谓,且日常交流时,避免谈论涉及肤色等的问题,让人认为你有歧视的嫌疑。
不要作弊
在中国读大学,或许你会通过作弊的方式来避免自己挂科,但是在美国不能存在这种侥幸心理。美国大学对学生的诚信尤为看重,任何形式的作弊、抄袭都是零容忍且重处罚,不论你如何苦苦哀求,如何解释都无法改变结果。
因此,在美国的考试中切记不要做出任何违反考场规定的行为,且学术论文中引用或转载的内容都要明确标记,避免抄袭。
不要随意在网上下载资源
在中国,或许你想要免费的电影、音乐、电子书等内容可以在网上寻找资源并下载,以及分享给自己的好友。
但是美国的版权意识很强,且拥有明确完整的版权保护法律和政策,留学生不能随意下载和分享盗版内容,否则可能会面临较大数额的罚款,甚至面临拘留的危险。
留学生可以在亚马逊(Amazon)寻找所需要的书籍,在iTunes寻找想要听的音乐,在Youtub.e上观看视频或电影等。
不要违规驾驶
美国的汽车价格相对便宜,且驾照也较为容易获得,很多留学生都会选择购买汽车来作为自己的代步工具。
但是美国的交通法规和驾驶习惯与我国有挺多差异,要特别注意差异的地方,如路权优先秩序一定要严格执行,有标记stop的地方必须降速至0,观察后方可继续行驶,又如交通顺畅的路段,最好不要飞速前进,压限速行驶是种美德等。
称呼老师要注意方式方法
称呼老师最“安全”的方法是用“教授”(professor)。若知道老师的姓,亦可称呼为某某教授,但不要称老师为“先生”(Sir),尤其是对女老师,因为她们可能会在意。也不要随便直呼老师的名字,除非老师告诉学生可以这么做。
别瞎客气,出去吃饭各付各的
相信大部分中国人都见识过出去下馆子之后抢结账的情况。但是入乡随俗,到了美国,可千万别跟美国人玩儿这一套,因为人家压根不吃这一套。这种做法会使美国人觉得欠了人情账,心理上很难接受。
美国人一起外出,总是各付各的费用,车费、饭费、小费无不如此,如果大家想快速融入到美国的生活中,那么可千万抑制住自己抢着结账的冲动。
别相信电视剧,搭顺风车可没那么容易
无论是在电影还是电视剧中,总是有很多男/女主人公在路边搭车然后不花一分钱就能远行的场景。但是别误会,人家能这么玩儿是因为人家有主角光环,现实生活中可没那么多好心人,轻易测试自己是否具有主角光环也是闷声作大死的行为。
在美国旅行切不可随意搭便车,搭便车而被抢去钱财或遭到凌辱之类的案件在美国屡见不鲜。有些心怀不轨的人看到路边步行的女性,就主动停车,殷勤要求送上一程(当然,也并不意味男士就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深夜的地铁没有白天时那么便利与安全
在美国这种发达国家,异常发达的轨道交通自然也是出行的好选择,一些城市的轨道交通甚至会让你觉得比开车还要便利。但是,作为全球唯一24小时运行的大众交通,夜间的纽约地铁绝不会让你感觉舒适。
夜间的地铁站台成为黑社会成员聚集之地,吸毒犯、盗窃犯、流氓、贩毒者齐集于此,整个气氛令人不寒而栗。所以还是听妈妈的话吧,大晚上别出去浪荡。
不要随意开玩笑,注意玩笑的形式
在国内,或许在开玩笑时你会常说“打死你”之类的话,但在美国切忌这种类似威胁语气的玩笑话,若被对方当真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安全问题。
且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台不要发表涵盖危险性的语言,如“我想炸了学校”等,发表类似言语有可能会坐牢。因此,在美国不要随意乱开玩笑,在公共平台也要注意语言的得体。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