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开销
类别一、学校杂支
学校杂支包含三个类别:学费、签证申请费、毕业袍。
学费是这一年来费用占比最大的支出项目,约为总支出的六成,当然学费会因学校、科系、就读的年限,甚至入学年度而有所差异,我只能依照自身经验列出2018就读鹿特丹管理学院(Rotterdam school of Management,简称RSM)供应链时要求缴交的学费。平均而言,RSM的学费算是荷兰其他学校中相对昂贵的(我男友念阿姆斯特丹大学硕士学费比我便宜),但也必须考量整体生活消费水平,例如阿姆斯特丹的生活开销就会比鹿特丹高一点点。
签证申请费(Immigration Fee)是在汇钱给学校时也必须一并汇过去的费用,2018年是€192。我还顺便纳入了毕业时交给学校硕士袍的费用,因为还有纪录,而且很贵,租跟买差不多价钱,但是有些学校是不用钱的,所以参考就好(或是有学弟妹要跟我买也可以)。还有一些额外的费用在这里没有列出,像是一些参加学校新生活动、课程活动、校外教学、求职等等,就视个人需要再往上加。
类别二、保险
保险也是一笔强制规定的支出,€673是一年的费用,相当于每个月€56左右。之前缴交的时候觉得很贵很心痛,开始工作之后要月缴超过€100才发现学生保险好便宜。如果毕业还没找到工作也可以用search year保险,也会比一般保险便宜许多。
类别三、住宿
住宿为我开销的第三名,占比15%。
住宿的价格差异蛮大的,不仅在城市间,即使在同一个城市也会有差距,更不要说有些人住宿舍、有些人可以接受雅房、有些人坚持独立套房等等。以2018鹿特丹来说,价格区间大约落在€350-€700之间,取决于你租到什么地点、什么房型。以我为例,我住在距离学校两站捷运的距离(Prinsenlaan),但是跟市中心是反方向(其实捷运坐20分钟也到得了),价格自然也比市中心便宜。另外,我跟另外四个室友分一个公寓,我住的是雅房,所以房租便宜很多,基本上很少听到同学的房租比我便宜。
不过想说个题外话,如果没收入的情况下(学生),住在有独立门牌、个人卫浴和厕所等条件的房子,是可以申请住房补助的。粗略估计,€600左右的房租可以补到只要月缴€400左右,详细情形请自行查询。
类别四、电信
我一开始是用Lebara预付卡,后来比较一下之后决定转成月租方案比较划算,而且又不用绑死合约。因为在学校跟在家里都有网路,平常只有在外面才会用手机流量,所以我选择最便宜的5G流量,€10/月,一直都很够用。
非必要开支
类别五、交通
交通放在非必要开始有一点勉强,但是交通费用也会因人差异颇大。在荷兰的交通费是出名的贵,捷运坐没两站大概就要台币70左右吧。很有可能通勤两周的钱就可以买一台脚踏车了,所以多数人都会选择购买一台二手车,二手车大概€60-€120左右可以买到。我自己也有买一台车,但有时候还是会懒得骑,加上我常常坐火车去阿姆斯特丹找男友,所以仍然有交通费。
类别六、休閒
休閒是我排名第四大的花费,但以一般人来说应该不会花到这么多,或者是会转移成买东西或是聚餐的费用。我比较大的三笔休閒开销分别是一年效期的博物馆卡(€60)、学校健身房年卡(约€15/月),以及每个月€39上钢管课的费用
类别七、生活
最后的生活开销就是撇开上述所有花费之后,我可以自由运用的钱,为第二大开销,占比16%,通常都是去超市采买日用品和食物居多。因为休閒类别压缩到我生活的预算,所以其实我的生活费蛮吃紧的,基本上几乎无法外食,很容易透支。不过我跟同学讨论过他们的生活花费,如果加上休閒类别,应该是还行。